水中溶解氧的測定主要基于溶解氧的物理化學性質(zhì)及其與測定試劑之間的反應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測定原理: 1、碘量法:這種方法通過在水樣中加入硫酸錳和堿性碘化鉀溶液,水中的溶解氧會將低價錳氧化成高價錳,生成四價錳的氫氧化物沉淀。隨后,加入酸使沉淀溶解,并與碘離子反應釋放出游離碘。再利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對釋放出的碘進行滴定,從而計算溶解氧的含量。 2、膜電極法:該方法利用特定的膜電極,該電極內(nèi)部含有電解質(zhì),并通過選擇性薄膜封閉。水和可溶解物質(zhì)無法透過這層膜,但氧氣和部分其他氣體可以。將這種電極放入待測水中,電極的氧氣滲透膜允許氧氣進入,并在陰極和陽極之間產(chǎn)生電流。電流的強度與溶解氧的濃度成正比,從而可以測定溶解氧的含量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某些氣體如二氧化硫、硫化氫、氫和二氧化碳等也可能透過薄膜,影響測量結果。 3、光學法:基于氧氣對光的吸收特性,通過測量吸收光的強度來確定溶解氧的濃度。常見的方法有光電比色法、熒光法和光解電流法等。這些技術通常涉及將特定光源照射到水樣上,并測量光強度的變化,從而推算出溶解氧的濃度。 每種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優(yōu)缺點和適用范圍。例如,碘量法雖然準確,但操作相對復雜;膜電極法可以快速響應,但可能受到其他氣體的干擾;光學法則提供了非接觸式的測量方式,但可能受到水樣顏色和濁度的影響。因此,在選擇測定方法時,需要根據(jù)實際需求和條件進行權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