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念定義: 濁度:指溶液對光線通過的阻礙程度,又稱濁度。濁度是由水中的沉積物、粘土、有機物、無機物、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懸浮物質(zhì)引起的,它們可以散射或吸收光線。濁度和色度都是水的光學性質(zhì),但它們是不同的。顏色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質(zhì)引起的,而渾濁是由水中的不溶物質(zhì)引起的。 懸浮物:是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(zhì),包括不溶于水的無機物、有機物和沉積物、粘土、微生物等。通常,水中的懸浮物是指水樣(經(jīng)63μm濾膜過濾后)通過孔徑為0.45μm的濾膜,在0.45μm的濾膜中被截留,并在30℃干燥時截留在濾膜上的固體物質(zhì)。 103-105 °C 至恒重,也稱為不考慮殘留物(水和廢水),單位為 mg/L。懸浮固體包括可沉降的固體顆粒物質(zhì)。 濁度和懸浮物的測量意義: ●代表水的清澈 ●代表水中懸浮物的濃度 ●水質(zhì)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 濁度與懸浮物的關(guān)系: 濁度是一個光學概念,而懸浮物是質(zhì)量濃度的概念。不同水源、不同季節(jié)、不同溫度,濁度與SS的相關(guān)性不同。不過,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關(guān)系的。對于相同條件下的相同類型的水,懸浮物與濁度之間存在比率。如果通過實驗得到比值,則可以直接從濁度計算懸浮物含量。這種關(guān)系通常僅在低濁度時是準確的。一般來說,如果水體濁度高,其懸浮物指數(shù)也會高。由于懸浮物標準檢測方法的復雜性,部分實驗室采用濁度結(jié)果乘以系數(shù)得到懸浮物結(jié)果,但誤差較大。 濁度和懸浮物的主要危害 ◆為有害微生物提供棲息地; ◆由于有害微生物被懸浮物包圍,消毒劑無法接觸有害微生物,因此消毒效果大大減弱; ◆濁度(懸浮物)高時,含氯消毒劑用量增加,增加飲水廠運行成本; ◆干擾水質(zhì)的化學或微生物分析; ◆感官知覺差; ◆當水質(zhì)濁度(懸浮物)較高時,一般不適用于工業(yè)生產(chǎn)。 濁度和懸浮固體限制: 測試飲用水的濁度,測試污水的懸浮固體。 ■根據(jù)《GB5749-2006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,濁度要求小于1NTU。 ■根據(jù)《GB8978-1996廢水綜合排放標準》,要求進行懸浮物排放。污水廠:一級20mg/L,二級30mg/L;選礦:一級70mg/L,二級300mg/L以上;其他污水:一級70mg/L、二級150mg/L、三級400mg/L。 濁度和懸浮物的檢測方法: 濁度檢測方法: 1、光度計:透光法(GB13200-91) 優(yōu)點:儀器成本低,采用可見光比色法,操作簡單,依據(jù)國內(nèi)標準 不足:樣品色度對測試結(jié)果影響較大,測量范圍小,低濁度精度低 2、濁度計:90°光散射法(GB/T5750.4、ISO7027、USEPA180.1) 優(yōu)點:操作簡單,消除色差干擾,基于國際和美國標準,精度高 不足:儀器價格比較高,存在氣泡或粒徑不均影響 3.360°:散射法 優(yōu)點:操作簡單,消除色度干擾,多檢測器精度高,方法前衛(wèi) 不足:儀器更貴
|